教学心得: 识字教学
——
佛罗伦萨中文学校小学教师 石莹
一、对外汉语教学中识字的重要性。
汉字是汉语的灵魂。汉字教学,作为学好汉语的基础,作为汉语教学的突破口,一直放在汉语教学重中之重的位置。尤其是对外汉语的入门阶段更应该以汉字为基础,只有汉字基础打牢了,才能在以后的汉语学习中顺风顺水。
二、汉字的特点。
汉字是表意文字,具有“音、形、义”三位一体的特点。它个体突出,以单个字为基础,可以层层构词。汉字构词能力很强,所以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,就认识了无数的词,即使有新词产生,也是建立在旧字的基础之上的,词义也容易理解。
三、识字教学应努力做到,根据汉字的特点,针对不同的类型,不同特征的生字,运用多种识字方法,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,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,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。
激发兴趣:动作表演——演中学 。
激发识字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。首先是演中学,在表演中学习。举个例子,在我们学习第6册第七课长知识部分,归纳出很多手部动作的字,为了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字意,我和学生们边读边做动作。所以老师在做一些动作来表演字的时候,学生们很感兴趣。气氛也很活跃。
(第六册第七课)手部动词:摇、推、摆、挂、拉、扔、抱、抬 等等。
整理归纳所有学过的提手旁的字,边读边做动作,加深印象帮助理解字意。
“躲” 跟同学们一起做躲起来的动作,引导同学说出躲起来是身体隐藏起来,不让别人发现,所以“躲”有身体的身字。
“为”和“办”用动作表现字义。因为学生们经常在书写时把两个字弄混。所以我把两个点想象成两只手。把两只手摊放在两边,做疑问状,嘴上说:“怎么办呢?”所以“办”的两点在两侧。两只手向右侧举,一只在高处,一只在胸前,眼看斜上方,嘴说:“为什么?”用肢体来表现字形。
变换形式——玩中学。(见游戏识字)
教给方法:学会学
让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,首先要他们了解汉字的基本构字部件和部件的功能,还要知道我们的汉字可以分成几大类:表意字、合体会意字、形声字,了解汉字的构字特点 。
A:表意字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象形字。这些字与所表达的东西,在形状上很相像,我们可以带着学生一起画简笔画,掌握字形。
B:
会意字,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。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、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。
如“武”——止、戈。表示人拿着武器走,有征战、武力的意思。
“从”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,表示跟从。
“采”“林”“众”“囚”“男”“妇”
C: 在形声字教学过程中,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。如在“江、河、海”,“跑、跳、蹦”等,学生区分了这些部首,就能很好的掌握带有“三点水”“足字旁”的汉字了。
下面列举一些:两点水:多与温度低有关。冰冻冷
大口框:多与范围有关。园圈围
宝盖头:多与房屋有关。室家客
贝字旁:多与财物有关。财贵贼
竖心旁:多与内心有关。情怕慌
四点底:多与火有关。热熟照
月字旁:多与肌肉有关。胖腿膀
走之底:多与路途有关。道过
耳刀旁:在左,多与山有关,阳陡院
在右,多与地区或国家有关。郊邻都
掌握了这些偏旁部首的特点,就会减少写错字。
D: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后,我们要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比如给学生留课前预习的作业,让他们自主加拼音,组词,查字典,查资料或询问等,学生的潜力就会充分发挥,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。
无论是表意字、会意字、形声字,老师经常给学生们讲识字的方法,学生就会慢慢掌握了。多启发鼓励学生去想象,去说明。如果他们说得太不靠谱的话,我们老师再加以帮助。现在有些会意字,我们班同学能说的很形象,形声字也能区分出它的形旁和声旁,而且还能说出为什么是这个偏旁部首。
我在大班试过几次,在讲一篇新课前,让学生们在家自学,不认识的写在作业本上,有的同学就问:“老师,是生字,但我已经会了,可以不写吗?”我说可以。第二天到校,我让同学们翻开作业本,告诉大家他写了几个字,写得最少的,我请他到黑板上,让其他同学听写他,看他是否真的掌握。这种学习效果不亚于我在课堂上教的。而且让同学们听写,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再次记忆生字的过程,因为他们考的,都是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字。如果想加深难度,可以让同学们用生字组词,一字多词,高年级可以解释词语。
四、识字方法。
1、比较识字法。
加一笔、减一笔、变一笔
日——白 目
由
甲
电
田 口——中 日
王——玉 主 大——太 犬
学生对这一点很感兴趣,主动去想哪些字是只差一点的。
老师也可以稍加改变,让学生去找只差一横的,只差一竖的字等等。
通过“换一换”偏旁,帮助学生识字。
“请 情 晴 清 蜻 睛”“清澈的河水”知道了清与水有关;请人要用嘴说,所以有言字旁;情与心情有关,所以加上竖心旁;蜻蜓是昆虫,所以是虫字旁;目代表眼睛,所以睛是目字旁。
捡
剑 脸 检 验
2、形声识字法。
先学“妈、姐、妹”,再学“马、且、末”。学过的字成为新字的认知基础,这样既能滚雪球的扩大识字量,又能在学习新字的过程中不断复习旧字。
例如:学到“横”字时,同学们会说,右边的黄我们学过。
学到“价”字时,同学们会说,右边的介我们学过。
学到“傍”字时,同学们会说,右边的旁我们学过。
知道字的形旁和音旁,形旁表示字的意义,音旁为字的发音。
裹 果 烤 考 洋 羊 惊 京
所以老师在教新字的时候,要不断的提示学生回忆学过的字。
3、分解识字法。
一些复杂的字,不能用以上方法时,只能用分解识字法。学生书写复杂的字时容易漏掉细小笔画或把复杂部分看错。如“赢”可拆分为亡口月贝凡;“意”可拆分为立日心 等,这样,化难为易便于识记。
4、游戏识字法。
简笔画 运用简笔画帮助学生识字,学生感觉既直观又生动形象,抽象的汉字变得鲜活起来,便于识读记忆,同时对汉字的演化过程又有了了解。例如:山 、火,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简单的独体字,特别适合年龄小和中文基础差的学生。等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后再进行组合。画个太阳,再画月亮,组合起来是什么字?画一个人倚在大树旁休息,一人一木是什么字?
说到简笔画,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图片在PPT上展示,如果是突然学生问到的,可以随手在黑板上画。也可以让学生画,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,他们自己会想办法记字。
鱼 写
壶
奔
拼字游戏:笔画多的字比较难记,就用拆字的方法把生字拆成几个熟字,如:喜,把它拆成“十、豆 口”三个字,分别写在字卡上,让同学们动动手,动动口,把它们拼成新学的字。可以分组比赛,看哪组又快又准。
不但可以拼字,还可以拼词。
例如:(第一册6、7课)会学很多表示地点的词语,生字都比较难,可以利用这个游戏来加深记忆。学校、公园、厕所、医院、教室、幼儿园、操场。
猜谜识字:
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,在猜的过程中,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义。老师可以收集一些字谜,用在教学中。
一口咬掉牛尾巴(告)、 不是男生(姓)、 千里相连(重)、
牛过独木桥(生)、 双木不成林(相)、 人在云上走(会)、
十五天(胖)
顺口溜:轻松愉快的学字。
合手拿
手分掰 小土尘 不正歪 (收集韵语识字)
门口问 小大尖 失足跌 土里埋
一个人,他姓王,口袋里装着两块糖(金)、
一个人胆子大,敢把大王压(全)、两个小人土上坐(坐)、王老头白老头,同坐一块大石头(碧)、
编故事识字:此方法适用于字形复杂的字和形近字。发挥想像,把一个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,这样既能使抽象的笔画富有灵气,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。
“游”有一个戴着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游泳池里游泳。
“左”“右”左边的人在认真工作,右边的人在大口吃东西。
这样一想,这些字就会深深的印在脑子里,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的发展。
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字是:摘——商 陪——部 历——厉
开火车:此方法是我们老师都常用的方法。采用“开火车”的方法不但可以检验同学们对生词读音和声调的掌握程度,而且还可以调动同学们读字词的积极性。这个游戏使用范围广,做准备也简单。适合复习阶段使用。
传声筒:同学们对听写生词通常比较反感,害怕。而且单纯听写生词不利于同学们对生词的理解和掌握,采取游戏对抗的方式来听写生词。把学生分成两组,老师悄悄告诉第一个同学一句话(这句话是用所学生字词串联而成),让同学们依次把这句话传给自己组的同学,最后听到的同学到黑板上把这句话写出来,哪一组写得又快又准确就获胜了。
记忆比赛:一一出示20件物品(可以是图片)都是学过的物品,让学生看2分钟,并自己想办法记住,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默写出的物品名字多,就为胜利。这也是识字和听写的一个很好的检测方法。
总结:巧妙的教学方式,解决了识字教学的“枯燥无味”的问题。通过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的熏陶,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,会越来越喜欢汉字,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,进而提高了独自识字的能力,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